识别仿冒网站钓鱼网站的方法
近日,各种电话诈骗愈演愈烈,已经从最初的推销进化的冒充各个国家部门甚至执法部门了。这类诈骗的特征是什么,又如何避免呢?
这是一种跨手机、电脑多终端作案的新型远程诈骗案例,此类诈骗案件通常有以下几个环节:
1、受害者接到自称邮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电话被告知其涉嫌洗黑钱,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并冻结其所有银行帐户。
2、“工作人员”会“热心”地指引受害者去一个冒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网站核实并澄清其“犯罪记录”,并提供相关的专案验证码和涉案嫌疑人证号。
3、受害者需进入到一个所谓的“网上清查登入系统”页面对其“犯罪记录”进行澄清,该页面会让受害者输入银行户名、身份证号、银行帐号、登入密码、卡片密码、以及U盾密码等信息,点击确认送出后会将这些第三信息发送到骗子指定的地址。(诱骗受害者输入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的页面)
(诈骗分子作案流程示意图)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防范:
1、要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明确公安、检察机关办案不会给市民直接打电话,如接到类似电话应及时报案,对于开通防骗咨询专线的城市可以直接拨打电话查询。
2、在登录网上银行网站时应直接输入其域名,不要通过其他网站或者他人发来的链接进入,这些链接可能是一个虚假钓鱼的网站,不要在这些链接上透露自己的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帐号、密码以及U盾、动态密码等任何敏感信息。
3、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帐号、密码以及U盾、动态密码等敏感信息。
4、不要在网吧、酒店等公共场所的电脑登陆自己的网银。
5、交易完毕后应立即退出网银,并将U盾等移动硬件设备及时拔出。
6、不要电脑中存储银行卡帐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7、合理设置网上银行转帐和支付金额,不要将网银转帐和支付金额设定太高。
8、如果安全软件给出拦截提示,务必提高警惕,保持清醒,并对电脑进行全面体检。
9、安装可对诈骗电话号码进行识别标记并举报的手机安全软件(如腾讯手机管家等),可以有效避免诈骗分子的纠缠。
(电脑管家拦截“检察院安全控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