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寿山石
寿山石品种繁多,色彩斑斓,不同的石种从外形、色泽至肌理,都有其独特之外。虽然上佳珍品粗劣下品之间有天壤之别,外行的人凭着肉眼也能断其优劣,但是,假如把一百多个寿山石品种全部集中陈列在一起,要求一一道出其品名,别说一般的寿山石爱好者,就是行家里手,恐怕也得眼缭乱,三思而慎言。尽管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寿山石只有二三十种,但是,色泽相近、品质相似、肌相仿者,也不乏有之。再加上造假技术也渗透到寿山石市场之中,这就使寿山石的鉴别显得更加杂从而也增加了鉴别的难度。鉴别寿山石有两种常见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单层皮的田黄石颜色有黄、白、黑、绿,色泽有浓有淡,分布有的整体统一,有的两面不同,还有的呈块状组合,质地也有优劣之分。皮色纯如牙黄者,质地极为纯优,称为黄金黄田黄石;黄而灰绿者,质微硬结,色泽偏黝;黑而微绿,皮清一色者,也属优质;皮色灰白浅淡的色泽多深沉偏黝;黑中夹有小块黄绿或小块灰白的,纹路粗杂,通灵度差,多为硬田石或杂田石。的单层皮田黄石,一面为白皮,另一面却是黑皮,即一面为银裹金,另一面为乌鸦皮。
双层皮的田黄石,有的是乌鸦皮内有一曾薄黄皮,有的是乌鸦皮又有一层半透明的白皮。这两种双层皮的田黄石,大部分属枇杷黄田黄石,外层皮质细腻,内层皮厚薄分布均匀,肌质纯佳,甚至凝灵如冻。由于田黄石有一定的迁移性,再加上田土砂层酸碱度的变化,所以,有时还可以见到三层皮田黄石。或乌鸦皮在外、黄皮居中、白皮居内;或黄皮在外、黑皮居中、黄皮在内。含多层石的田黄石,皮虽不透明,难以察看,但往往肌理色质极佳。
③色相。
要辩识田黄石的本色,不能在灯光下观察,而要在太阳光下观察。善于鉴别田黄的行家,通常以调的浓淡来形容田黄的“熟”“老”与否,借以推测田黄在地下沉睡时间的长短。田黄石色泽鲜而不俗,稳而不浊,不浮不沉,其最大的特点是毫无“火气”,并且以黄色为主。无论红田、白田、黑田,都有一层“帝王之气”,带有黄味,但不同的田黄石所含的主要色素及色彩纯度、浓度和肌质的通灵度是不尽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块田黄石,其内外色泽也不是一成不变。除白田黄石以外,都是外浓而内渐淡黄,尤其是大而宽厚的田黄石,内外一色的极少,只有形状薄、体积小的,方能内外接近一色。
⑤格裂形态。
寿山石界古有“无格不成田”的说法,这是因为大部分田黄石或多或少都带有裂格。但裂格不是田黄石独有,只是田黄的裂格,其颜色和形状与众不同。4田黄石的裂格,有明格和暗格。明格多呈现于表层,多呈交叉状,如龟裂纹。坑头田黄石、碓下田黄石等居多。
⑥手感。
田黄石的另一重要特征是质地温润、细腻、凝嫩。各色田黄石,即使是白田黄石或黑田黄石,在光线透照下,石心皆泛黄红之光,宝气灿烂,虽寒冬腊月,也感温存有情,人手可亲。田黄石在握,手感脂润,常年不上油,亦不燥不变,一经摩挲更觉油光欲滴。
⑦比重。
鉴别田黄石除了眼观、光照、手触之外,还可以通过称重计算它的比重来鉴别。田黄石的比重,是指田黄石的重量与同体积的水在摄氏4℃时的重量之比。它的比重值在2.53~2.9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