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为什么要上云企业上云是要根据企业自身IT系统的情况来定,要考虑企业IT现状、企业发展现状等因素,并结合对云的理解而定,并不是一刀切,不要为了云而云,可以考虑以下因素:1) 企业IT系统是否需要更新换代。云计算对于企业上云来说,主要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即计算、存储和网络服务。如果企业的IT基础设施、IT系统的架构需要更新换代,可以考虑采用云的供给方式。2) 每年IT是否持续投入很大成本,但基础设施还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资源利用率却不高,资源供给不灵活,运营的成本居高不下。3) 现有的应用架构是否能够满足云计算的特点,是否能够低成本的迁入或者部分迁移。4) 是否理解云计算“共享”模式和传统IT“烟囱”模式的区别,评估资源共享带来的风险。
2、二、为什么要上云企业上云是要根据企业自身IT系统的情况来定,要考虑企业IT现状、企业发展现状等因素,并结合对云的理解而定,并不是一刀切,不要为了云而云,可以考虑以下因素:1) 企业IT系统是否需要更新换代。云计算对于企业上云来说,主要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即计算、存储和网络服务。如果企业的IT基础设施、IT系统的架构需要更新换代,可以考虑采用云的供给方式。2) 每年IT是否持续投入很大成本,但基础设施还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资源利用率却不高,资源供给不灵活,运营的成本居高不下。3) 现有的应用架构是否能够满足云计算的特点,是否能够低成本的迁入或者部分迁移。4) 是否理解云计算“共享”模式和传统IT“烟囱”模式的区别,评估资源共享带来的风险。
3、三、用什么云企业需要劐聂赞陶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能力来评估是建设自己的私有云还是租用公有云来承载自己的应用。一些大型企业从数据、应用的安全性角度考虑可以利用自有的机房、人才优势和IT设备建设一邗锒凳审个企业的私有云,实现从应用——底层IT设备——网络的全流程控制。企业建设私有云,特别是在建设初期并不一定能降低IT的成本,只有合理的使用这些资源才能发挥云的集约优势和成本优势。但是到底采用“商业软件体系的路径”还是“开源软件的体系”也是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决定。开源软件除非自己建立整套研发体系,不然最终也会成为受制于人的封闭商用软件,失去了开源软件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开源软件不是不要钱,也不一定会比商业软件更省钱。特别在企业IT运营能力缺乏时,还是建议采用租用公有云。利用公有云的较为完善的网络接入能力、计算、存储、内部网络、安全等能力,在公有云内建立企业的“私有云”,把这个私有云的IT资源作为企业IT体系的有效补充。可以通过网络将公有云内的IT资源和企业原有的IT资源池打通,形成双活或者容灾体系的“混合云”,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IT服务能力,提升IT资源可靠性。需要选择哪种公有云作为企业IT的补充,需要结合原有IT资源现状重点考虑:01 组网能力验证根据企业IT资源池的总体需求和网络拓扑,重点考虑接入公有云的网络方案。是否可以根据企业网络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专线、虚拟专线或者互联网等接入方式;是否可以和原有资源池网络进行二层互通或三层互通;公有云提供的网络方案是否能实现双活或容灾的需要等。02 资源性能验证测试、验证公有云方提供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的性能,特别是忙时提供的各种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性能是否和标称的性能有无明显差距,能否实现虚拟机的HA功能和迁移功能等。03 安全性验证网络出口上是否有安全防护,不同用户(企业)间是否已经安全隔离,在企业“私有云”内是否还能配置vlan或安全组,是否有防病毒、木马组件等。04 可运营性验证公有云提供企业维护平台是否安全、可靠、便捷和规范;能否自主创建、配置企业“私有云”内的各种资源,比如创建虚拟机,根据用户需求任意配置私有网段,创建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负载均衡、用户vlan等。能否实时监控各种资源的性能、状态等;能否和企业原来的IT资源形成双活或者容灾的拓扑并灵活配置和调度;能否像管理自己机房里的设备一样管理公有云上的虚拟设备。05 兼容性验证验证各种资源是否能适应迁移的应用,特别是验证云上资源支持大型数据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