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一:春节回老家过年,儿子总是表现的很兴奋,那那都新鲜,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有天晚上,吃过晚饭,家里来了几个邻居玩。突然屋子里的灯就被关了,结果小家伙来劲了,一开一关的玩上了。好说好劝的就是不听话。这种情况下,也不好劈头盖脸的就批评他,毕竟人多,会让他没面子;我冷静了两秒,没有说话,也没有制止。我学习他的样子把灯关上,儿子没有反应;我又把电视机也关上,儿子有点发呆;最后屋子里能发光的都让我关闭,不到两秒,儿子急了,喊着让我开灯,说太黑了;然后我借机问他:这样好玩么? 他坚决的摇了摇头说:不玩了。个人感触:对于孩子,有的时候,只需要我们换个方式去处理。

3、案例三:在儿子两岁瘾廛装钒左右的时候,每天上班我都要悄悄的走,不然他就会粘着你,又哭又闹,搞的我心情也是酸酸的,看着他那小可怜样,几次都想辞职回家;后来通过跟周围的宝宝妈妈交流经验、也从网络、书籍中了解,这个时候孩子缺乏安全感,需要妈妈好好引导。所以我开始练习自己,每天上班前半个小时,我就会跟儿子说:“还有半个小时妈妈就要上班了,一会跟妈妈说再见哦”过了十五分钟,我会在提醒他一遍:“妈妈还有十五分钟就要上班了,一会跟妈妈说再见哦。”到上班的时间,我会走到儿子面前,跟他说:”妈妈要去上班了,在家听话哈,妈妈下班就会回来,再见吧“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是会哭,会不让你走,但是一天两天,就这样坚持下去,儿子果然做到了,可以大大方方的跟我说再见,我也可以很潇洒的跟他说”去上班了“现在,到了上班时间,他就会主动跟你说:”妈妈,你去上班吧,要迟到了。“个人感触:越是离不开妈妈,妈妈就越不能偷偷的走掉,只有正面的积极的跟他沟通、跟他说再见,给他心理上的暗示,慢慢的,他就形成了习惯,接受了这件事情。

5、案例五:儿子一岁多的时候,带他去上早教,虽然全程需要父母的陪同,但是我还是想让他自己玩,锻炼一下;可是儿子浔秣醚溺却不这样配合,玩任何一种器具,都要拉着我的手,看着很多比他还小的小朋友,都自己玩的很嗨,我心理挺着急的。在跟老师沟通了几次后,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先从自我介绍开始,让他自己说出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早上的课,头天晚上睡觉前,我就会告诉他:”儿子,明天上课,自己介绍自己好么?“他会说:”不好,你帮我说。“ 虽然他没有答应,但是我已经发出了邀请;第二天上课自我介绍轮到儿子时,他会看着我让我说,我就认真的说:”大家好,我的名字叫。。。。“然后我悄悄的问儿子,你叫什么名字来?妈妈忘记了。他就会悄悄的告诉我,我说声音太小,听不到,结果他就大声喊出了自己的名字。虽然不是主动的自我介绍,但是迈出了第一步,仅仅尝试了几次,儿子就可以很轻松的自我介绍了;自信心一点一点的增加,他也可以自己去玩自己喜欢的器具,只要看见我在,他就很OK。个人感触:儿子需要我的时候,正好看见我在,他就踏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