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保健措施的完善,疾病引发的死亡率的下降,意外伤害已成为导致幼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希望能对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2、幼儿时期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导致幼儿易受伤害。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非常迅速,这个时期的孩子天性好动,好奇心强,随心所欲,对周围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但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差,对周围环境的危险缺乏认识,往往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无法避免和应对,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4、保教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或责任心差造成意外伤害。 在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中,也常常因为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或责任心差等原因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如因玩忽职守、责任心差而造成的幼儿伤害,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而造成的伤害。

2、加强学习,提高安全理论知识 每学期应定期召开全体职工会议,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经常召开班长、教师、保育员的座谈会,针对各班的安全工作(比如:就餐时饭菜的冷热、活动是教师与保育员的配合等注意事项)加以研究、共同探讨、总结经验,把日常安全工作做细、做实。

在事故应急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救治。 当幼儿发生安全事故后,当班教师不应惊慌失措,应该在照顾好其他幼儿的前提下,立即报告园领导。园领导应充分掌握现场状况,决定紧急处理步骤,通知事故处理小组的成员就位。事故处理小组按照事先计划开展工作,立即查看伤情,并视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及时救治。
2、封锁现场,隔离当事人。 尽量保护现场,禁止非必要人员进入。其他人的介入,往往会加重事态发展,造成处理困难。
3、及时与家长沟通。 事故发生后,教师应尽快从自责、懊丧的情绪中走出来,以诚恳的态度与家长进行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
4、运用组织力量。 任何工作,单靠少数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如果能得到团队力量的合作,那么事故就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事故发生后的处理
1、及时检讨。召集相关人员,(教师会、家长会、事故处理小组等)冷静而客观地检讨伤害事故的原因、责任归属、落实改进。2.针对事故的原因实施补救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3.安全教育。瞀闩程狨从事故中发现安全教育的价值,使事故成为对教师、幼儿、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案例。4.尽快恢复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积极化解家长、师生及社会对幼儿园的疑虑,拟定整改计划。
2、 总之,希望广大的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都来重视幼儿的安全问题,同时也希望社会其他组织和个人担负起保护幼儿安全的责任,以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